最近中美经贸谈判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收尾,双方本来谈了延长关税休战期的事,结果美方那边财政部长贝森特一转头就放话,说中国要是继续买俄罗斯石油,就得面对高达100%的关税,甚至有议员嚷嚷要到500%。这事儿闹得挺大,全球媒体都盯着看热闹。可中方反应超快,不到一天时间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在记者会上直接怼回去,说中国会按自家国家利益来搞能源保障,关税战谁都赢不了,胁迫也没用。这话一出,直接把美方的那些小算盘给砸了,俄罗斯石油中国还是会买,照旧不误。
先说说背景吧。这轮谈判是中美第三轮经贸磋商,发生在2025-08-06到29日。地点选在瑞典,是因为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那边当东道主,试图缓和气氛。谈判焦点是延长之前实施的关税休战期,本来双方都同意继续沟通,避免贸易战升级。
结果29日谈判一结束,贝森特在媒体前就变脸了。他直言,如果中国不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美方可能会征收三位数的关税。这不是空谈,国会里还有议案在推进,授权特朗普政府对这类行为实施次级制裁。贝森特这人背景是金融出身,早年搞对冲基金,操作风格激进,现在当财政部长,就爱用关税当武器,试图逼中国让步,顺便帮美国国内拉选票。
美方为什么这么急眼?主要是俄罗斯石油的事。自从俄乌冲突爆发,美国带头制裁俄罗斯能源出口,想掐住俄罗斯的经济命脉。可中国作为大买家,2025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占总进口的近20%,平均价格还比国际市场低10美元一桶。这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,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势。
美方觉得中国这是在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,帮着维持俄罗斯的石油收入。贝森特在谈判中就把这事儿摆上台面,说要纳入讨论范围。更狠的是,美国参议员林赛·格雷厄姆和别人从乌克兰那边喊话,说中国、印度这些国家买俄罗斯石油就是在资助战争,要是继续,就征收500%的关税,把经济整垮。格雷厄姆这家伙一向鹰派,爱在国际事务上搅局,但他的话反映了美国国会的部分声音。
可中国这边不吃这套。7月30日,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直接回应了。他强调,中国能源采购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正常合作,美国无权干涉。还点出,关税战没有赢家,施压解决不了问题。这回应来得快,话也不多,但意思很清楚:中国会坚定维护自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,不会因为外部威胁就牺牲跟俄罗斯的经贸往来。郭嘉昆这人当发言人几年了,风格就是稳,基于事实说话,不带情绪。结果呢,中方的表态一出,国际油价小幅波动,但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的船只还在正常航行,港口卸货也没停。
这事儿得从更大格局看。中俄能源合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早就是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部分。中国是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,俄罗斯石油稳定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。数据显示,2025年1到4月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1250万吨石油,这不光是经济账,还涉及地缘稳定。
美方想用关税大棒逼中国改变策略,既是想借中国手加码对俄施压,又是给国内展示强硬。但从过去中美贸易摩擦看,这种单边主义往往适得其反。2018年贸易战启动时,美国加征关税,结果自家企业成本上升,消费者买单,供应链乱套。中国则通过多元化采购和反制措施,稳住了局面。现在2025年了,美方还玩这套,老调重弹,估计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去。
再说说潜在影响。如果美方真推高关税,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会贵一大截,但中国有反制牌。比如,对美国农产品、能源产品加税,或者限制稀土出口,这些都是美国痛点。国会里虽然有议案,但内部分歧大,企业游说团体已经在抗议,说供应链中断会伤到美国经济。贝森特自己也承认,谈判本质上是承认过去施压没用,才转向协商。可他还想边谈边威胁,这不就是自相矛盾吗?国际上,其他国家也看着呢。印度、巴西这些也买俄罗斯石油,要是美国一刀切,全球贸易格局得乱。欧洲盟友本来就对美国霸权逻辑不满,现在北约峰会还承诺提高国防开支到GDP的5%,但对贸易战可没那么热心。
中方的回应不光是外交辞令,还配上实际行动。同一天,国防部宣布中俄海军8月搞“海上联合-2025”演习,结束后部分力量去太平洋巡航。这虽是年度安排,不针对第三方,但时间点太巧了,正好呼应经贸摩擦。显示中俄协作在加强,外部压力只会让合作更紧。全球贸易额看,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,休战期延长对双方都有利。可美方如果执意升级,估计又是一场拉锯战,谁都讨不了好。
这事儿也提醒大家,国际关系不是零和游戏。美方总想用霸权逻辑压人,但时代变了。中国强调平等互惠,维护自身利益时不退缩。郭嘉昆的表态就是例子,短短几句,点破了美方幻想。关税战打下去,美国经济先受冲击,失业率小升,企业反弹。国会辩论激烈,反对声多。相比,中国能源政策稳,进口渠道多,俄罗斯石油继续流进炼油厂,经济运转正常。
长远看,这轮摩擦可能推动全球能源格局调整。中国会加速新能源转型,风电太阳能投资加大,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。但短期内,俄罗斯石油还是必需品。美方如果真动手,估计会引发连锁反应,油价全球涨,发展中国家遭殃。印度现在买俄罗斯石油占总进口的30%以上,也得面对类似威胁。但这些国家不会轻易让步,主权事关底线。
总之,美方威胁来得突然,中方回应来得坚决。不到24小时,就把事儿说清了。中国能源采购是自家事儿,不会为外部压力弯腰。俄罗斯石油中国照买不误,这不光是经济选择,还是战略坚持。美方那些幻想,碰上现实就碎了。全球经贸合作,本该互利共赢,别总想着用关税当棍子,早晚砸到自己脚。
全部评论 (0)